运粮司机邬钢驾驶着满载5吨粮食的卡车驶入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振盛粮食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稻谷被倒入进料斗 ,粮食烘干设备随即根据设置好的数据开启自动作业;广东省台山市水稻进入收割期 ,广东天禾农资股份有限公司有序组织农机帮助托管农户开展收获作业 ,确保粮食颗粒归仓 ;天津市滨海新区世纪田园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孙敬敏和中塘镇常流庄村村民宋内链一起来到地里,俯下身察看前不久种下的冬小麦长势……
广东天禾农资股份有限公司为农户提供水稻收割服务。
从南到北,广袤田野里、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内 ,这些场景正在真实发生着。而若将这些场景串联起来 ,便构成了当下农业社会化服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效衔接的生动篇章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指明了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改革方向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把农业社会化服务作为解决“谁来种地”问题的一个重要举措 ,要求聚焦农业生产关键薄弱环节和小农户 ,拓展服务领域和模式 。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 ,截至2023年底 ,全国有109.4万个经营性主体开展社会化服务 ,年服务面积21.4亿亩次,服务小农户9400多万户。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长足发展 ,为农业农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
近年来,各地因地制宜,扬长补短,积极探索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创新 ,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成为粮食生产的生力军 ,形式多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蓬勃开展 。对于农业社会化服务向何处去 ,不仅有了宏观方向指引,更是在基层落地生根 ,探索出了深度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高质量发展落实 、落细的实践路径 。
如今 ,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不断提升农业生产能力和效益 ,向综合化、规模化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内容逐渐由单环节向全链条延伸 ,日益专业和规范 ;农事服务中心建设和机械化水平愈发智能化 、数字化 ,在节本增效、助农增收中作用凸显。农业社会化服务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乡村全面振兴过程中正在展现出更强大的效能。
加强体系建设 拓展现代农业综合服务
64岁的邬钢是奉化区西坞街道村民 ,从事粮食运输工作已经30多年 。“以前没有农事服务中心时 ,农户烘干水稻只能找当地的私人小作坊 。现在直接送到这里,烘干效率和质量都有保障 ,农户的收益稳定 ,我运送一车也能挣到200元劳务费 。”邬钢说。
振盛粮食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于2023年6月开始建设 ,今年正式投入使用 ,目前主要提供烘干、加工、包装以及低温保鲜存储等服务,解决了周边农户粮食晾晒难、烘干难的问题,后续业务范围将继续拓展 ,囊括育秧 、农机作业服务等。
近年来,全国多地积极推进农事服务中心建设,打通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 。农事服务中心优化配置各类服务资源 ,集农机 、农技 、农资等服务于一体 ,不断拓展服务领域范围,从以前的耕 、种 、收等环节服务拓展到现在的产前 、产中 、产后“一体化”综合性服务。
截至目前,浙江省已建成省级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51个 、区域性农事服务中心112个、各类农事服务站点1000个以上 。今年6月,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印发《关于加快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建设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的意见》,要求加快落实农业农村领域“两重”“两新”决策部署和农事服务中心建设 ,推动农事服务提能升级、全域覆盖 。
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是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要求。如今 ,这股“劲风”已经吹向全国各地。广东省针对农业经营服务主体散、弱 、小的状况,推动建立广东现代农业服务业联盟,为服务主体提供经营管理 、生产技术 、品牌推广、产品销售等服务 。
广东省2024年春耕现场会上,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展示早造水稻机抛秧作业技术 。
据广东省现代农业服务业联盟执行秘书长温浩介绍,联盟成立于2021年11月 ,由多类主体联合组建 ,会员单位遍布全省21个地级市以及102个县(市 、区) 。全省114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中心是联合会核心会员。“联盟发挥主体培育、资源整合 、行业规范等作用,为服务主体导入品种 、技术 、设备、农资、订单等资源 。”温浩告诉记者 。
当记者在四川遂宁市安居区安叁农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见到负责人梁林时 ,他正在育秧工厂的循环运动试育苗生产线察看辣椒等蔬菜的育秧情况。“联合社成立于2020年6月 ,由6家农机专业合作社组成 ,几家合作社‘抱团’发展,统一整合资源 ,实现了共赢 。”梁林表示 ,“联合社统一开展业务联系 、作业调度 、收费定价、质量把关 、定点供油、田间维修 、技术培训、农机购买 、农机停放、法律咨询等服务 ,并申请农业设施用地15亩建立育秧 、烘干 、仓储、加工中心 ,2023年联合社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20万亩次 ,烘干粮食1.2万吨 ,推动农民综合收益提高20% 。”
据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聚焦优化服务健全体系,全省截至目前已支持服务主体建设农事服务中心84个,年服务面积4505万亩次、服务小农户509万户 ,实现亩均节本增效150元以上。
推动链条延伸 创新组织方式和服务模式
在浙江忘不了柑橘专业合作社的生产车间里,一台6通道柑橘数字化分选线正全力运转 ,根据柑橘的果形大小、果皮光洁度以及果肉甜度等作出自动化精准分级 。在车间的另一端 ,员工们正在包装分选后的柑橘 ,随后装车运往不同的销售渠道 。
浙江临海市涌泉镇有着悠久的蜜橘种植历史,但当地橘农大多采用线下销售方式 ,销售渠道有限。忘不了合作社“90后”理事长林东东着手统一为农户采购物资 、提供技术指导 ,在减少农户种植成本和劳作强度的同时 ,蜜橘品质也得到保证 ,同时致力于品牌营销,建立采后服务中心 ,通过分选线实现品控标准化 ,将涌泉蜜橘纳入大型商超的销售渠道。
“我们村大部分农户都以种植柑橘为主 。合作社帮大家统一购买农资 ,到了收获时节 ,还负责收购和后续销售 ,农户只负责基础管护即可。今年合作社的托底收购价是每斤10元,农户可自愿选择是否将橘子卖给合作社 。”涌泉镇横山前村党支部书记冯米利对记者说 。“我们按照分级分价的模式售卖 ,糖度高于15度的高品质蜜橘能卖到60元一斤 。”林东东说 ,如今 ,合作社已带动两万亩蜜橘销售增值。
我国小规模农业生产经营的状况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改变 ,服务主体积极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其目的不是要和农民抢地种,而是聚焦小农户自己干不了、干不好 、干了不划算的环节,同时农民能干的事还是由农民自己干。通过布局延伸专业化服务链条、创新服务模式等方式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农业社会化服务走向更加专业化、规范化的道路是必然趋势 。
广东天禾农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禾股份)是广东省现代农业服务业联盟会长单位 ,天禾股份探索“耕 、种 、管 、收”托管服务 ,以服务的规模化带动粮食产业种植的规模化 ,全年服务规模330万亩,服务范围遍布台山市、开平市等多地 。台山水步镇新联村便尝到了其中的甜头。该村农户将服务需求委托给台山市水步镇新联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由合作社与天禾股份旗下服务主体江门天禾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对接,开展多环节托管服务,农户亩均节支130元 。
据天禾股份农服部业务经理黄仲明介绍,他们正在积极布局小农户不擅长 、不熟悉的育种、品牌打造 、加工销售等业务 ,实现水稻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我们致力于打造丝苗米知名品牌 ,形成从育种 、托管服务到大米销售的全产业链。目前天禾股份已在南雄市、怀集县和汕尾等地建设了丝苗米产业园 ,为园区种植户提供设备租赁 、金融保险等社会资源 ,惠及农户两万户以上 。”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数据显示 ,全省从2020年开始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2023年项目服务规模达455万亩 ,年带动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面积超1000万亩次。
发挥科技引领 提升数智化服务水平
天津滨海新区陆域各类盐碱地面积约占区域土地总面积的86.3% ,其中重度盐碱化的土壤占陆地区域的53.5%。“盐碱地产量低 ,我原来自己种玉米,亩均产量才500斤 ,很多农民种了不愿意管 ,收多少算多少 。”宋内链说 。
但令他好奇的是 ,世纪田园农机合作社流转的土地却年年高产 ,玉米亩均产量能达到1500斤 。“合作社充分利用农机装备优势对土地进行深松作业,提高土壤层蓄水保墒和耐旱防涝水平。”孙敬敏道破其中原因 。宋内链索性也将自家土地的耕、种、防 、收等环节交给合作社 ,今年秋收期间 ,玉米产量达到了1000斤,较之前翻了一倍 。
在盐碱地上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良种、良法,也离不开配套的农机装备。“深翻需要大马力的先进适用拖拉机 ,普通小农户无力购买。我们的农机配备了北斗辅助驾驶设备 ,可以实时监视农机终端在线状态、作业深度 、作业速度等 。”合作社农机手田洪奎说 。
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全市自2021年起安排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用于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 ,目前共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210余万亩,服务小农户18余万户次,并要求服务主体在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过程中,运用遥感、航拍等智能化设备和数据平台 ,对耕、种 、防、收各环节的真实性及作业质量等进行监测 ,促进服务水平提档升级 。
天津宁河区秋粮收获现 。┮瞪缁峄务主体开展机械化作业助力水稻收割。
而在距天津1000多公里的宁波市奉化区振盛粮食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的中控室内 ,生产线所有烘干设备运行的信息在大屏幕上一目了然 。
“粮食烘干工作量大、时效强 、要求高。大规模收获后的粮食集中堆放容易霉变 ,需要及时干燥处理才能储存和加工。”服务中心负责人张振宙表示 ,而最让他津津乐道的,还是服务中心的绿色智慧烘干设备。“通过公开招标,我们最终选定了铂莱国际科工自主研发、自主可控的这套烘干设备,一天可烘干300余吨粮食,而且糙米率也较低 。”
在整个烘干过程中没有出现粉尘飞舞的情况 。“这是烘干专用脉冲除尘器的功劳。一台烘干机对应一台脉冲除尘器 ,除尘器风道与烘干机风道集成设计 ,有效解决了以往烘干中心作业环境差的问题 。”铂莱国际科工智能烘储事业部烘干业务负责人邱孟柯表示,除了先进的除尘技术,整套设备以生物质颗粒为燃料 ,清洁又环保 。
在浙江绍兴市柯桥区中心粮库,一辆辆满载晚稻的运输车有序排队 ,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进行质量检验 、过磅 、确认 、结算……柯桥区中心粮库主任於亿颂在中控室内告诉记者 :“我们粮库有9栋平房仓 ,每栋的仓容在5000吨左右,一年平均储备粮3.6万吨 ,其中晚稻1.3万吨。粮库2016年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在规划之初我们就和铂莱国际科工郑州公司达成合作,如今整个粮库都装上了‘数智大脑’。”遍布粮仓的灵敏传感器和高清摄像头,让仓内温度、湿度等储粮信息在“智慧粮库业务管理系统”大屏幕上清晰可见 。
运粮车在浙江绍兴柯桥区中心粮库卸粮,粮食经传送带进入粮仓。
铂莱国际科工郑州公司工艺研究设计所所长李云霄介绍 ,“智慧粮库”采用物联网技术 、现代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和控制技术手段,仓储业务管理系统、智能粮情作业系统等集成到平台上 ,各系统间互联互通 ,可以实现数据及时共享 。
这样的案例越来越多。各地充分发挥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在新品种、新技术和新装备引进中的重要载体作用,促进服务与科技深度融合,推动农业生产全过程信息化 、智能化 。以科技引领打造社会化服务“升级版” ,奏响全方位惠农“协奏曲”。
作者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钟欣 祖爽